独家|专访《生还》导演高群书:这部电影献给不屈的东北人民
9月3日正式公映,十天来,《生还》的票房成绩并不如意。电影取材自东北抗联真实故事,以纪实风格再现了一群东北抗联战士坚持牵制敌人主力,于重重围剿中突破敌人包围,进入苏联整训,最后打回东北并取得最终胜利的故事,塑造出一群铁骨铮铮的抗联战士群像。
9月3日正式公映,十天来,《生还》的票房成绩并不如意。电影取材自东北抗联真实故事,以纪实风格再现了一群东北抗联战士坚持牵制敌人主力,于重重围剿中突破敌人包围,进入苏联整训,最后打回东北并取得最终胜利的故事,塑造出一群铁骨铮铮的抗联战士群像。
自1931年打响抗战第一枪开始,东北抗日联军14年间以三万余将士之躯,歼灭日伪军数十万。至胜利时,仅700余名抗联将士生还。作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献礼影片,电影《生还》把镜头对准这支铁血之师。本期《今日影评》通过三组对比,邀请导
1905电影网专稿2025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,为此献上的影片《生还》以东北抗日联军为题材,带领观众重回那段浴血奋战的岁月。
1905电影网专稿在光影交织的世界里,总有一些故事能直抵人心,唤醒沉睡在历史长河中的记忆。本期《院线上新》要为大家介绍的,便是这样一部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民族精神的佳作 ——《生还》。
暑期档可圈可点,尤其是下半程高潮连绵不断,顺带着把年度票房干到了400亿元。不过暑期档过后,九月明显进入了一个调整期,为国庆档做个铺垫。片子总体质量和期待值不是非常高。再踮个脚看远一点,目前为止,国庆档定档的有《抓特务》《刺杀小说家2》《三国的星空第一部》和《
”有人撂下这句话转身走掉,他反而笑:饿死也得按1:1搭出庭景,连桌子木纹朝向都得跟1946年的照片对得齐。
这部电影取材自东北抗联真实故事,以抗联女兵为视角,也是今年唯一一部以战斗者姿态纪念抗战的电影。电影《生还》表现了东北抗联的全过程,可以说是一部十分写实的、沉浸式的非典型战争电影。
《生还》上映首日,票房76万,排片0.8%,全国一半县城连场次都没排。
但今年不一样,万众期待的《731》已经定档9月18号上映,无论是关注度还是院线给的支持力度,《731》都堪称影史最强!加上今年9月的特殊性,在情绪的渲染下,电影或创造票房奇迹。
首先要强调毒舌君并不是军迷哈,对抗联历史也没啥深入研究,以下这些疑问都是在观影过程中产生的,希望这不是影片的bug,能有军迷或者历史爱好者给出个合理解答哈!
电影《生还》上映首日便遭遇滑铁卢,总票房锁定在83万元,片方分账仅得30万元。 日票房从初始的惨淡一路跌至5万元,排片占比从0.8%锐减到0.2%,场均观影人数不足5人,甚至出现单场仅一位观众的荒诞场景。导演高群书在路演中直言最小演员“家有十几亿资产”,本想体
1905电影网讯抗联题材电影《生还》日前举办哈尔滨首映式,本片导演高群书、联合导演肖一凡,演员邵正一、周云鹏、邱健、徐雅惠、王天心、李梦瑶、段秋钰、景天瞳、寇文琦等主创齐聚冰城。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各机关代表、抗联老战士李敏后人出席本次活动。哈尔滨籍演员张译、包
2025年9月3日,一部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民族精神的历史战争片《生还》登陆全国院线。该片由知名导演高群书精心打造,作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献礼之作,它以独特的视角和纪实的风格,带领观众重返那段波澜壮阔的东北抗联岁月。
高群书执导的第一部电影《东京审判》上映于2006年,当时关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甲级战犯的国际审判有70年没有大众影像产出。在前期准备时,高群书跑了很多图书馆都没有收获。直到他的一位助理从自己的母校图书馆找到了一本《东京审判百名记者法庭实录》,才让电影有了拍
这天也是大阅兵的日子,由此可见,制片方也是想“蹭”一下相关的爱国热度,借着风口,让自己电影“起步快一些”,流量高一些。
影片以真实历史为背景,聚焦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,讲述抗战中最终生还战士的动人故事。著名导演高群书以其擅长的纪实风格,深入东北三省实地取景,真实再现一群铮铮铁骨的抗联英雄形象。电影首次完整呈现东北抗联从1938年突破日军重围,至1940年退入苏联整训、组建教导旅,
同样是抗日题材,同样是主旋律,恰逢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,《南京照相馆》靠高口碑一飞冲天,《生还》却扑到惨不忍睹。
白山除敌寇,黑土铸忠魂。讲述东北抗联真实故事的抗战题材电影《生还》昨天上映。该片由高群书、肖一凡联合执导,邵正一、周思羽、周云鹏、徐励等主演,再现了三万抗联战士仅余七百生还者的真实历史,塑造出一群铁骨铮铮的抗联战士群像。
但没想到后期上映的作品就逊色太多了,只有一部《捕风追影》能够让人眼前一亮,其他作品用“烂片”二字来形容,也并不夸张。
要说全方面拉胯的“大烂片”,其实还真没几部,最起码都是有些竞争力的。